Friday, April 27, 2012

跨越 · 明天


1957 8 31 日的午夜,英国国旗在独立广场的旗杆,最后一次被徐徐降下。换上的是,一面崭新的马来西亚国旗。马来西亚诞生了。

那一次的独立,我没有目睹、也没有亲历。只是历史书上所写的景象,国庆日前播放广告短片的影像,遗留给我那遥远而不深刻的想象。国父的七声默迪卡呼声震耳欲聋,感动万民的心,那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展望,一个全国不分肤色、种族、年龄和性别的人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爱和希望。

国家独立了。然而,独立的意义是什么?

独立是指没有英国人统治的马来西亚,还是每个人都不被任何人统治的意思?如果我把独立的意义,定义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人皆有不可被侵犯的权利,拥有自由、平等、有尊严的生存意义……我想,这或许是独立的真谛。

我们真的独立了吗?我们真的能够自由平等地在这片新的土地翱翔吗?我们真的可以自由地躺在任何一个草坪,细细地欣赏蓝天白云的美吗?我所说的,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只要不危害他人,的那种自由。

恐怕,我们所处在的独立国度里,有许多我们无法逾越的地带,有许多让我们失去自由、平等的地方。而那些地方,让我们失去了独立的意义,形成我们永远无法超越的一道防线,一旦跨越了,谁就会被剥夺掉那人生而自由的权利。

不是吗?讽刺得很哪,就在55年前,徐徐飘落的英国国旗刚走,一片希望被换上。然而,如今那令人感动的马来西亚国旗还在飘扬的当儿,当权者已设下重重防线,阻止任何人,包括马来西亚公民进入独立广场。

诚然,我们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就连独立广场也能够被设限,那意味着只要法律对了,当权者认为有“必要”,或许要“防止骚乱”发生的可能性,明天你的家、或者你的厕所、抑或是你的面子书,也有可能被设下防线,阻止你进入。

一个普通的公园,你可以在里面睡觉、烧烤和分享故事,但换作是政治性质的睡觉、烧烤和分享故事就即刻被禁。可怕的是,那个地方是当时你以为殖民者走了,换来自由独立的地方。

我们没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一切都是在被认定、被设计、被安排好的模式下生存。只要你没有违抗当权者的意思,你就在模式里面好好地生存。当然,当权者好,你就可能好些。当权者不好,你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独立广场被封锁了。他们冲着428净选盟3.0大集会的集会者而来,设下重重防线的前后,有着重大的意义。防线的外面,有着向往干净、公平及自由的公民;防线的里面,正是独立广场,那象征着独立、自由、平等的意义。

那是独立的意义,如今已被当权者用污秽不堪的方式夺走,那里还有流氓袭击学生的阴影。封锁的,恰好就是你活在这片国土的意义,一个身为独立、自由和平等,不分种族、肤色、宗教、年龄、性别等等的共同信念。

是的,封锁的意义如今更为深远。一直以来,政府“大晒”是不容置疑的,犹如一道防线,任何人都不能够僭越,任何人都可能顷刻之间,因为不合当权者的喜好而失去自由的权利。

其实,封锁的独立广场里面,有一片青葱绿茵的民主、蝶儿飞舞的自由、花香漫芳的幸福、还有蓝天白云般的明天……

明天,我们跨越了那道防线。防线的背后,有着我们所向往的明天。意义深远,犹如国家再一次真正属于全民的独立,更为令人感动而泣!

Tuesday, April 24, 2012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上街头的日子


我卷起了长袖衣,梳理了刚吹干的头发,换上旧时爱穿的牛仔裤,绑好当年流行的黑皮鞋,准备和孩子上街去。

那是非常炎热的中午,我驾着刚刚供完的车子与孩子到独立广场去参加『纪念莱纳斯稀土厂关闭十周年』的活动。当然,我的孩子绝对不了解这个活动的意义,毕竟年纪还小,生长在安逸的年代,不会想象到这间吸毒厂还是稀土厂有什么纪念价值。

沿途之中,我向孩子说着故事,一幕幕当年的“斗争史”娓娓道来。我说,莱纳斯稀土厂是当年的国阵政府所建立的全世界最大的稀土厂。我简单的概括,稀土是有害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因此我们当时很多马来西亚人都纷纷站出来反对这个政府所作的错误决定……

我看着前方,孩子望着我。他不吭声,难得的安静听我述说故事。

“当年,是个看似很宁静,却是群起汹涌的年代。那是我们的国家民主启蒙的一年,也是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年。”我转过头来,笑着望着他说,当然我们也改变了你的将来。

他依然不懂,却故作似懂非懂地问道:“那么你们当时是怎样的?”

我试着回想,回忆便穿梭回到2011年的7月,记得那时报纸几乎每天头版刊登政府制造的白色恐怖、四处有警察巡逻、紧张的局势让人感到不安、网上不断公布最新被抓的人数字、还有不乏黄衣人被抓走的传闻等。

当年的709,我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尝试催泪弹的滋味,也无法忘记人民四处窜逃的一幕幕。我告诉孩子,我们用脚一步步踏向我们向往的未来,我们用勇气来创造自己的未来。当然,这是我向孩子说的大话。实际上,那时候害怕与热血同时交叉流动,以及害怕警察抓人而逃到同善医院的五楼还是七楼,那种心脏快要跳出来的感受确实让人无法忘怀。

当然还有一起唱国歌的感动,以及高喊Bersih的激动。

我笑着对孩子说,自那次以后,出来示威游行集会,可是当年最热血的事情啦!

他难以想象当年的画面,也不会明白我所说的事情,他只是静静地听……“接着啊,就有释放安华集会、捍卫苏丹街运动、争取性别自由开放集会、绿色集会2.0、反对莱纳斯运动、占领独立广场运动、净选盟3.0五十万人大集会等等大大小小的抗议活动,顷刻之间,各式议题的抗议集会变得百花齐放,可以说几乎每个月都有。我可以说,那是马来西亚很重要的一年!”

他似乎有点感兴趣了,问道“那接着呢?”

我说,当然就是大选了,而且是我国有史以来最紧张的一次大选了。

说着说着,我们到达的目的地。只见不少人在独立广场庆祝当年莱纳斯稀土厂的废除,也欢呼当年的斗争成功。一个十年后的难得相聚,我们又聊起当年的“威水”史,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大家缅怀那段日子,我们没有分肤色,聊及大集会被催泪弹攻击的守护相助,当然还有一起反莱纳斯而把脸涂得像绿色巨人的搞怪;就这样,又说又笑的度过了周末的下午。

当然,这和十年前不同。独立广场的集会已不再有大批警员持械严正以待,也没有看见任何大大只的流氓趁机作乱。

“民主,就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深信着。

这一年,是我33岁。我的孩子读华小,但没有四处筹款;打开报纸,看见不少集会活动顺利进行;我的妻子没有太害怕一个人出门;我偶尔也不开车子,我选择搭巴士;我也还能到苏丹街边的小摊位吃东西;大选时,我不必担心已逝的外公外婆出来投票……

时间倒退到十年前的428前一天,我告诉自己勇敢地踏出那一步,虽然我不知道能够改变些什么,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上一代人能够做些什么,下一代人绝对能够过得好一些。

我还记得,当年2012年有一部非常出名热血的电影叫做《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感动了不少当年年轻人的心。那么,下一个十年的今天,绝对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走上街头的日子》能够撼动我们,再度让我们感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希望我们愿做先行者,为漫长的民主之路踏出第一步!

Thursday, April 19, 2012

教育普及化与社会民主



 进入第七天,吉隆坡独立广场聚集了大批大学生扎营过夜,要求免费的高等教育,加上早前的300名学生游行示威,这件事已闹得沸沸扬扬,而民间自有支持和反对两极的声音。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主观地认为谁是谁非,或是简单地认为他们『吃饱饭没事做』还是『有书读不好好读』等等。

其实,早在去年,世界各地都有大学生走出街头示威,要求政府实行『免费高等教育』以及『减低学费』等诉求。其中包括智利就有上百万的大学生罢课示威、还有伦敦的万名大学生抗议学费起价等。高等教育是否该免费,众说纷纭;但回到问题核心,整个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出现了漏洞,需要各界去关注和纠正。

教育乃基本人权

教育,乃立国之本。每个人理应有获得被教育的基本权利,它甚至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等同于衣食住行那么重要。此外,国民的教育亦是国家进步的根本,有怎么样的国民教育素质,就有怎么样的国家。在国家迈向成功的道路,教育扮演起综合性的效用。

1990年代,马哈迪开始实行『大学企业化』的政策,借以私人界协助推动教育的生产。顿时,私立学院如雨后春笋。然而,时隔多年,我们看到其问题的衍生,即大专生如同商品般出产、以及私立大专以盈利作为导向,最终在『重质不重量』的思维框架下,虽大专生已有明显提升,但素质却相比早年大幅度滑落。

免费高等教育的提出,直接冲击的就是意识形态上的辩论。信奉市场经济的自然不认同;而拥护社会经济的就会认为教育不应该被私营化。无论如何,我们该认同,教育作为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它所触及的不只是个人升学的选择那么简单,回到整个社会和国家来看,它都牵连着整个关乎社会公义、以及社会进步的问题。

2001年到2010年,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达到30%,其中的15%进入私立学院。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不打算建立更多相对便宜的公立大专、或废除有偏见的国立大学固打制,以让高等教育普及化。

最终,私立大学预料会继续膨胀,加上政府偏重高等教育基金的借贷,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大学生透过借贷进入昂贵的私立学院。

企业化的高等教育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大量被商品化,大学生成为商品大量被生产。政府没有完整的规划,恐怕大量的生产并不能为社会的进步带来增值效应。

今天,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是偿还高等教育基金,加上车贷、医疗、补贴家用、日常用品、房租等等,负债的年轻人难寻出路,进而逐渐看不到未来,更遑论长期的通货膨胀以及薪金低迷的压力,顿时让他们成为现代城市中最为失落的一群。

迫使我们的未来栋梁变成这样,还要面对社会人士的种种质疑和刁难,到底是谁之过?在问题不至于像中东国家那样(失业率高居、学费昂贵)之前,从政者必须慎思这个问题。须知道,教育牵扯的层面实在太广,政府得适度调控。

沙巴年轻人的困境

在沙巴,我们面对的问题更为严峻。我们有330万的人口,但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大专学府。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年轻人需要往吉隆坡及外国去深造。还没有毕业,就已经“人才外流”。
在谈及免费高等教育之前,沙巴的高等教育是两极化的。有能力的人可以到外国和西马就读,而没有能力的,因为缺乏相对便宜的公立大学,就只好放弃继续升学。最终,对沙巴人来说,高等教育形同精英教育,即少数人才有的特权!

因此,我认为打破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Mass Education)才是我们首要的责任。高等教育体制应该被普及化,让更多沙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园升学,无需漂泊海外。回到社会公义的原则上,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被教育的基本权利,而且可以在没有任何障碍(如地方偏远、经费昂贵等因素)的情况下接受教育。

政策的发布和执行应该回到人本,尤其是关乎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如教育、交通、医疗等。这些攸关基本人权的政策起码不该被企业化,当作生意来做买卖。反之,它应该是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即公民有被教育、有乘搭公共交通以及接受医疗的基本权利。

因此,公共政策必须回到每个人平等和公平作为出发点,否则将沦为某个阶级的特权。

注:本文也刊登在4月19日的《当今大马》新闻网站;以及4月21日的《亚洲时报》。

Wednesday, April 4, 2012

这一次,沙巴不能缺席


不要再告诉我,集会或示威不是沙巴文化;也不要再告诉我,干净选举不关你事;再请你不要告诉我,你以为他们是得空没有事做……

沙巴文化?何为沙巴文化?我们共同尊崇的法治,《宪法》就在第十条告诉我们,我们有集会自由、表达意见的自由和结社的自由。如果你说沙巴文化,那请你告诉我,沙巴文化是默认舞弊的选举文化吗?还是你想要说,若干年后,这种肮脏选举手段会有人良心发现而纠正过来?

况且,你说沙巴的文化是崇尚自由和谐和平。让我们来厘清,集会是可以和平的,不和平的是政府、警察、政客和利益相关者,动辄利用有利的宣传管道来散播谎言,让你相信集会是暴力的。其实,如果你反对集会,就如同你反对演唱会,因为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诉求不一样罢了。

428是民主嘉年华

bersih announcing 3rd rally 040412 leaflet是的,4月28日,净选盟3.0组织宣布在独立广场举办3.0大集会,誓言号召民众上街以“静坐”的方式抗议政府无意愿推动选举改革。同时,绿色集会也宣布,3.0的绿色集会将会同步举办。在我眼中,那不是示威,而是民主嘉年华。

这一次,沙巴不能缺席。你看,我们的选举舞弊无处不在,本来你的票是投给了一个候选人,但是最后突如其来的军人票可以将你的票抵消掉,而政府从未交代这些军人票是从哪里来,没有固定的选区,而是充作补票用途,你我都非常清楚。

幽灵选民与选区划分不公

你看,我们有这么多的非法入境者。在M计划下,他们是可以投票的,加上买票贪污,让沙巴成为“定存州”,变相地教育你以后你投票可能都没有用了。那么,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净选盟就要提出清理选民册,揪出“幽灵选民”的建议,免得你已往生的公公婆婆“出来”投票。

你看,沙巴乃至全马的选区划分是不公平的,数千人当一个议席,整万人也是一个议席,你的票在总体而言,相比小的选区下,你的票至少少了一半的价值,并不符合民主价值一人一票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公平的前提下,我们即使再多人投票,执政党也能轻易靠小数目的议席轻松过关执政。

当家作主让当权者不怠慢

你看,沙巴的问题一箩箩,如贪污腐败、基建长期失修、停水停电、非法移民越来越多、治安越来越差、薪金长期低迷、人才外流、生活费越来越高等等,哪一个不是你我深切感受,长期得面对的问题?在民主的精神下,我们唯有出来表达立场,诉求公平的待遇,以及透过投票选择你所信任的政党成为政府。如果投票这个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管道失灵,你的票不再值钱,试问执政党还需要看你的脸色吗?

由此,我们起码诉求一个公平干净的选举,公平的竞争平台让朝野政党都在同一个起跑点上,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当家作主;执政党不敢轻易怠慢;在野党也会提出不同政见寻求支持。这时,我们才有真正的民主,我们的心愿才不会被白白地舞弊掉。

这一刻,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已在开往向民主转型的道路上。沙巴,岂能缺席?

注:本文刊登在《当今大马》新闻网站。